陽江港海陵灣港區15#通用泊位碼頭工程 海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陽江港海陵灣港區15#通用泊位碼頭工程 海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1998]253號令)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陽江港廣泰隆碼頭有限公司委托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擔了陽江港海陵灣港區15#通用泊位碼頭工程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目前《陽江港海陵灣港區15#通用泊位碼頭工程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稿)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向公眾公開本項目海洋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并征求公眾意見。
一、工程概況
項目名稱:陽江港海陵灣港區15#通用泊位碼頭工程
建設單位:陽江港廣泰隆碼頭有限公司
項目概況:本項目位于陽江市西南部,平崗鎮吉樹村以南,地處海陵山灣中部、豐頭河口的下段,與陽江市直線距離不足20km。擬建設1個 10萬噸級通用泊位,以裝卸鐵礦石為主,兼顧部分鋼材出口。年計劃吞吐量為鋼材100萬噸,鐵礦石260萬噸。泊位近期年設計通過能力為390.6萬噸,遠期年設計通過能力為427.4萬噸。申請用海總面積18.1339公頃,其中填海造地面積15.8139公頃,港池用海面積2.3200公頃。填海后形成的土地用以布置碼頭前方作業地帶、鐵礦石堆場、件雜貨堆場、倉庫及生產輔建區等。工程總投資約為49888萬元。施工期1.5年。
隨著陽江經濟實力不斷壯大,陽江港吞吐量近年來將迅速增長,吞吐量缺口進一步擴大。本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陽江港的通過能力,彌補陽江港泊位通過能力不足,增強陽江港的競爭力,本工程的建設非常必要。
二、項目建設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影響、環保治理措施及預期效果分析
1、環境污染:施工期與海洋環境有關的主要海上施工過程包括港池疏浚、基槽開挖和吹填造陸等。港池疏浚、基槽開挖和吹填造陸可能引起港區水環境懸浮物暫時增加,項目填海和疏浚破壞和占用了工程海域底棲和潮間帶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施工懸沙增加導致局部漁業資源暫時減少;施工船舶產生的含油廢水以及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廢水;施工人員生活垃圾。項目在運營期,碼頭的運營會產生生活污水和含塵廢水,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全部達標處理,對海洋環境影響較小。
2、擬采取的措施: 施工期:①加強施工期環境保護管理,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保教育,嚴禁污水排海,固體垃圾收集統一處理,生活污水統一收集,生產垃圾盡量回用,生產污水收集沉淀,重復使用;②嚴格先圍后填的工序,疏浚施工應盡量避開漁業資源繁殖高峰期,使懸浮泥沙影響最小化;工程施工對水下工程區的底棲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業主須按有關規定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交納補償金。施工期間和工程建成后,應對項目附近的生態環境進行跟蹤監測,掌握生態環境的發展變化趨勢,以便及時采取調控措施。③施工過程中陸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廢水經處理后排放;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廢水交有資質的接收船處置。固廢盡量做到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生活垃圾委托環衛清運,禁止將生活垃圾扔入海域。
運營期:①妥善處理各類污水,港區生產廢水經自建生活污水處理站達標處理,對海洋環境影響小;②對漁業資源造成的損失考慮采用人工放流等資源恢復的方式,增加漁業資源量;③加強船舶污染物管理,船舶油污水由船舶本身配備的油水分離器進行處理,沒有油水分離器的船舶,交由港區有資質的接收船處置;④密切關注天氣和海況變化,制定防范惡劣天氣和海況措施,完善海上安全保障系統,建立港區海上安全監督機構,港區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溢油應急設備和器材,杜絕船舶溢油事故發生。
3、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根據項目對各海洋要素影響的評價結果:項目按照其設計要求,落實報告書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合理施工和營運科學管理,其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程度和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較小,對周邊的海洋開發活動造成的影響是可以協調的,影響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本項目有著良好的社會效益,社會基礎條件良好,項目用海符合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的要求,地理位置優越,選址合理。正常工況下,施工過程中充分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認真落實海洋生物資源的生態補償,則工程建設所帶來的環境負影響可降到最低程度,工程的環境影響可控制在能夠接受的水平,項目建設存在環境風險的可能性不大。在建設單位切實落實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本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對策措施執行,認真落實好周邊相關利益的協調,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本工程的建設是可行的。
四、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可以在本公告發布后的10個工作日內,向建設單位索要海洋環評報告書簡本,其聯系方式見下面內容。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1. 對本項目的了解程度;
2. 對項目所在地環境現狀的看法;
3. 是否同意在該海域進行施工作業,如不同意請說明原因;
4. 對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是否可以接受;
5. 因本項目所遭受的影響,你對建設單位的要求;
6. 對項目的環境保護措施的具體意見和建議;
7. 與公眾相關的其它問題。
六、公眾發表意見的主要途徑
公眾可以電話、傳真、信函、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評單位發表口頭意見或提交書面意見,也可就該項目不清楚或不了解的情況進一步作咨詢。
七、項目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陽江市陽江港廣泰隆碼頭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衛周 電話:13926928692 傳真:0662-3611328
郵箱:zhwzh1968@126.com
通信地址:陽江市陽江港區疏港大道2號
八、環境評價機構及聯系方式
評價機構: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聯系人:劉工 電話:020-84458261 傳真:020-84458261
郵箱:5729870@qq.com
通信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64號
陽江港廣泰隆碼頭有限公司
2017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