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極其危險,輕者中毒,重者喪命!
這種魚極其危險,輕者中毒,重者喪命!
每年春季是河豚最肥美的季節!雖然鮮美但它含有劇毒。如果食用了處理不當的河豚,怕是要“先走一步”喲!
不信?看看案例!
一、河豚魚的河豚毒素
河豚魚是鲀毒魚類的一個泛稱,主要包括豚形目的豚科魚類,其卵巢、肝臟、腸、血液和皮膚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
漁民捕獲的常見河豚魚主要有弓斑東方豚、鉛點東方豚、棕斑腹刺豚、暗鰭腹刺豚。其中弓斑東方豚是弱毒,另外三種無毒。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食源性疾病預防指南顯示,廣東省發生河豚毒素中毒的頻次較高,每年春季2-5月為河豚魚的生殖產卵期,此時毒素含量最高,如加工烹調方法不當,食用后會引起食源性疾病。
二、中毒后癥狀是什么
我省沿海地區經常發生河豚毒素中毒,多數是因為捕獲了有毒河豚魚與其它魚品種混雜后誤食而中毒。也有是因為撿拾了漁民丟棄的有毒河豚魚,導致中毒。
河豚毒素中毒潛伏期10分鐘~3小時,食用后發病急且劇烈。早期有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癥狀。重癥者全身麻痹、癱瘓。嚴重者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尚無特效解毒藥,病死率極高。
三、如何預防河豚魚中毒
1、通知規定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2016年發布《關于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豚和養殖暗紋東方豚加工經營的通知》(農辦漁〔2016〕53號),通知有嚴格規定:只有養殖紅鰭東方豚和養殖暗紋東方豚兩個品種有條件地放開。
2、重要提醒
不要捕撈、私自向漁民購買或撿食不認識或野生的河豚魚。
不食用未經國家審批的企業加工的河豚魚。河豚魚應來源于經農業農村部備案的河豚魚源基地,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官網上查找備案的加工企業名單。
一旦發生中毒,應迅速就醫,立即進行催吐和對癥治療,清除未吸收毒素,支持呼吸、循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