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的意見》
《關于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的意見》
背 景:2022年9月22日,國務院食安委、市場監管總局分別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 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的意見》(食安委發〔2022〕7 號)(以下簡稱《意見》)和《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0號)(以下簡稱《規定》),分別對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以下簡稱“兩個責任”)作出新規定。
2022年9月27日,全國食安辦主任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出席并講話。會議要求各省食安辦向省委、省政府匯報此項工作,與各設區市黨委、政府主動溝通,并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制定實施方案,抓好新規定的落實。
1.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按照國務院食安委部署,各級食安辦正積極落實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進一步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兩個責任”,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2.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度:
安全包保責任制,是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廣泛推行的一種責任制度。簡單地講:就是將你所負責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由你自己全部承包下來,而且制定出保證完成的具體保證措施和經濟獎罰考核辦法;經過組織審查批準后執行。如果沒有完成包保責任,就要按規定接受考核處罰;如果全面完成包保責任,也按規定兌現獎勵。運用此種方法來促進安全生產管理的不斷提高,對工作不勝任者,除考核處罰外還將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停產學習、降職、調離、撤職等相應處理。如果你想要全面了解詳細情況,你可查找當時的搞得好的典型“首鋼的安全承包制”的具體內容。
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度,即:(1)實行責任清單制(要求市、縣、鄉、村四級黨政領導干部與對應的企業建立分層分級、層級對應的包保責任清單制度);(2)實行任務清單制(包保的黨政領導干部要督促企業做好“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抓好常態化防控、強化應急處置、加強宣傳和培訓”四方面的工作);(3)實行督查清單制(要求省市縣鄉建立督查組對包保干部落實責任清單、任務清單情況進行督查);(4)建立責任與任務承諾書制度(規定包保干部要同本級黨委和政府(食安委)、村支部(村委會)主要負責人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明確包保主體,承諾履職盡責,確保完成任務)。
具體內容:2022年9月22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 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的意見》,意見要求各地食品安全委員會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制定具體措施,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意見明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四個最嚴”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進一步完善地方黨委和政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責。意見共分五個部分:一、實行責任清單制。建立健全分層分級、層級對應的包保責任清單制度。分層是指包保干部按市、縣、鄉、村分為四層;分級是指按照《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標準(2017)》,結合地方實際,將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劃分為A、B、C、D級。層級對應是指市(州)領導干部包保A級主體,縣(市、區)領導干部包保B級主體,鄉(鎮、街道)領導干部包保C級主體,村(社區)干部包保D級主體。包保干部須按照對應層級壓緊壓實食品安全責任。
(一)市(州、盟)領導干部包保A級主體。A級主體原則上包括:特殊食品、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企業,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餐飲企業,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用餐人數3000人以上的學校食堂,用餐人數500人以上的幼兒園食堂等。
(二)縣(市、區)領導干部包保B級主體。B級主體原則上包括:中小型食品生產企業,中型食品銷售企業、餐飲企業,用餐人數5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學校食堂,用餐人數300人以上500 人以下的幼兒園食堂等。
(三)鄉(鎮、街道)領導干部包保C級主體。C級主體原則上包括:微型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加工小作坊,小型食品銷售企業、餐飲企業,用餐人數2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學校食堂,用餐人數 100人以上300人以下的幼兒園食堂等。
(四)村(組、社區)干部包保D級主體。D級主體原則上包括:微型食品銷售企業、餐飲企業,用餐人數200人以下的學校食堂,用餐人數100人以下的幼兒園食堂,以及其他食品生產經營者。
二、實行任務清單制。建立健全“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抓好常態化防控、強化應急處置、加強宣傳和培訓”的任務清單制度。各級包保干部須照單履職、掛圖作戰,每季度對包保主體至少開展1次督導,重要節假日、重點時段應增加頻次。當包保主體的風險等級升高或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時,包保干部要靠前辦公、現場督導,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風險防控和應對處置工作。
三、實行督查清單制。
建立健全省、市、縣、鄉四級督查清單制度;省、市、縣、鄉要相應建立督查組。各級督查組要對包保干部落實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的情況,尤其是對是否履職盡責、是否完成任務進行督查。根據督查結果,對工作不得力、責任不落實的進行警示約談、限期整改并視情通報。
四、建立責任與任務承諾書制度。
包保干部須同本級黨委或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村黨支部(村委會)主要負責人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明確包保主體,履職盡責,完成任務。
3.“兩個臺賬三清單一承諾”:
兩個臺賬:即包保經營主體臺賬和包保干部臺賬,保證精準完整。
包保主體范圍:(1)包保干部包括:市、縣、鄉三級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村(社區)干部,包括村(居)“兩委”成員、社區工作者、網格員以及承擔村級事務管理的其他人員。市、縣兩級可委托本級食藥安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包保。(2)包保對象包括省內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劃分為A、B、C、D四級。可根據地方實際將部分行業、企業提級包保。
包保對應關系:(1)市級統籌制定本市包保方案,報本級食藥安委同意后實施;(2)根據“分層分級、層級對應、形式多樣、分工合理”的原則確定包保對應關系;(3)市級——A級,縣級——B級,鄉級——C級,村級——D級;(4)科學確定包保比例,確保每個主體都有包保干部,防止任務畸輕畸重;(5)可采取分片包保、網格化包保、組團包保等形式。
三清單:即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督查清單。(詳見《關于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 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的意見》)
《市、縣、鄉三級食藥安辦的包保責任清單》,報同級食藥安委審定;《村級包保責任清單》,報鄉級食藥安委審定。省市縣鄉建立督查組對包保干部落實責任清單、任務清單情況進行督查。
一承諾:實施簽訂承諾書制度。各級包保干部與本級食藥安委主要負責人、村(社區)“兩委”主要負責人通過數字化履責場景在線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
兩員制度:深入貫徹《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要求,全面落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含自然人)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以下簡稱“兩員”)制度要求,全面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完善落實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不斷提升企業風險防控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相關文件: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