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高新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年)
陽江高新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年)
根據市政府工作要求,按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局聯合印發的《陽江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年)》(陽住建〔2019〕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工作部署,為切實做好我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p>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將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堅持雷厲風行與久久為功相結合,抓住主要矛盾和薄弱環節集中攻堅,重點強化制度建設和創新,深入加強排水管網整治,增強污水管網系統完整性嚴密性,加快補齊污水管網及處理設施短板,逐步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的目標。
(二)基本原則
立足民生,攻堅克難。把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作為關系民生的重大問題和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全面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優先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生活污水直排等熱點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落實責任,強化擔當。各相關單位要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多措并舉、高效有力的協調推進機制。要強化牽頭單位主體責任,做好統籌協調,完善機制體制,分解落實任務,加強資金保障,確保三年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系統謀劃,近遠結合。在分析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現狀基礎上,統籌協調,謀劃長遠,做好頂層設計,強化系統性,壓茬推進;三年行動要實事求是,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定出硬目標,敢啃“硬骨頭”,扎實推進,全力攻堅,為持續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打好堅實基礎。
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以系統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為重點,優先補齊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管網等設施短板,消除空白,堅持因地制宜,系統識別,抓住薄弱環節,重點突破。
重在機制,政策引領。抓好長效機制建設,力爭用三年時間,形成與推進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目標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強化政策引導,優化費價機制,落實政府責任,調動企業和公眾各方主體參與積極性,時限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
(三)主要目標
經過三年努力,城市建成區基本無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顯著提高。到2021年底,城市生活污水廠進水生化需氧量平均濃度(BOD)達到80mg/L以上,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51%以上。
二、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建設
(一)開展污水管網等設施功能狀況排查
1、開展生活污水直排口排查。(牽頭、責任單位: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
2、開展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排查。(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
3、開展市政排水管網功能狀況及錯接混接情況排查。(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
4、開展公寓式住宅小區(含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建筑用地紅線內污水管網及用戶接入情況排查。(牽頭、責任單位: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各設施權屬單位或物業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
5、開展公共建筑(含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等)建筑用地紅線內管網及錯接混接情況排查。(牽頭單位:區規建局;責任單位:區規建局、各排查對象行業管理部門;配合單位:設施權屬單位或物業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城管綜合執法局)
6、開展自建(開放式)住宅小區建筑用地紅線內管網及用戶錯接混接情況排查。(牽頭、責任單位: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
7、開展機關單位及其下屬企事業單位內部非市政污水管網錯接混接排查。(牽頭單位:區規建局;責任單位:各機關單位、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城管綜合執法局)
8、歸納整理排查成果。建立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實現管網信息化、賬冊化管理,推動數字化城市建設。(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規建局)
(二)項目實施
建設項目清單計劃應包括:整治項目名稱、地點、現狀簡介、相關整治工程內容、規模(長度)、所需資金估算、項目建設起止時間等。
1、制定污水設施建設項目清單計劃。
?。?)生活污水直排口整治清單:根據排查結果,整理出需改造的項目清單計劃。(牽頭、責任單位: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
(2)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項目清單計劃:按生活污水收集要與服務片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環境質量改善相匹配的要求,明確以上區域污水收集設施管網建設具體內容清單計劃。(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
?。?)現有市政排污管網提升改造、更新修復項目清單計劃:圍繞實施清污分流,全面提升現有設施效能的目標,制定項目清單計劃。(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
(4)“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項目清單計劃: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監測,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mg/L的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項目清單,明確整治目標和措施。(牽頭、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配合單位:污水處理廠業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規建局)
?。?)公寓式住宅小區、公共建筑、自建(開放)住宅小區、機關單位及其下屬企事業單位等非市政排水管網“微創”整治項目清單計劃:上文已明確的各類建筑(小區)排查責任單位根據排查結果,制定非市政排水管網“微創”整治項目清單計劃。(牽頭、責任單位: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各設施權屬單位或物業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
2、推進項目建設。
(1)加快推進生活污水直排口整治項目建設,實現城市建成區基本無生活污水直排口的目標。(牽頭、責任單位: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
?。?)加快設施建設,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
(3)實施管網混接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修復改造等工程,提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效能。(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
?。?)推進“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項目建設。(牽頭、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配合單位:污水處理廠業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規建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
?。?)逐步推進公寓式住宅小區、公共建筑、自建(開放式)住宅小區、機關單位及其下屬企事業單位等非市政排水管網“微創”整治項目建設。(牽頭、責任單位: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各設施權屬單位或物業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
三、完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管理機制
(一)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制度。建立和完善基于GIS系統的動態更新機制,逐步建立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長效機制和費用保障機制。對于排查發現的市政無主污水管段或設施,穩步推進確權和權屬移交工作。(牽頭、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規建局)
(二)建立健全生活污水應接盡接制度。市政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生活污水應當依法規范接入管網,嚴禁雨污混接錯接;嚴禁小區或單位內部雨污混接或錯接到市政排水管網,嚴禁污水直排。新建居民小區或公共建筑排水未規范接入市政排水管網的,不得交付使用;市政污水管網未覆蓋的,應當依法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達標排放。(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
?。ㄈ┙⒔∪摹靶∩y”規范管理制度。整治沿街經營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污水亂排直排,結合市場整頓和經營許可、衛生許可管理建立聯合執法監督機制,督促整改。建立健全市政管網私搭亂接溯源執法制度。嚴禁在市政排水管網上私搭亂接,杜絕工業企業通過雨水口、雨水管網違法排污,強化溯源追查和執法,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區經發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區規建局)
(四)建立完善生態環境、排水等相關部門執法聯動機制。加強對接入市政管網的工業企業以及餐飲、洗車等生產經營性單位的監管,依法處罰超排、偷排等違法行為。(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區經發局、區規建局)
?。ㄎ澹┩晟破髽I排污評估機制。組織對進入市政污水收集設施的工業企業進行排查,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評估,經評估認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鎮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或可能影響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的,要限期退出;經評估可繼續接入污水管網的,生態環境部門應依法核發排污許可,排水主管部門應依法核發污水接入市政管網許可。(牽頭、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配合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經發局)
(六)完善排水管網運行維護機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定額實施運行維護,根據管網特點、規模、服務范圍等因素確定人員配置和資金保障。積極推行污水處理廠、管網與河湖水體聯動“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牽頭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區財政局、區規建局)
?。ㄆ撸┘訌姾雍w水位監測。嚴格執行河(湖)長制工作制度,各級河長辦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河長制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改善河湖水體水質,全力配合開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妥善處理河湖水位與市政排水關系,防止河湖水倒灌進入市政排水系統。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排入市政管網的,明確排水接口位置和去向,避免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牽頭、責任單位: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
?。ò耍娀陆椖拷ㄖO計方案審批及竣工驗收管控。新建商品房小區、公共建筑、自建房等項目施工圖審查、建筑工程方案設計等相關環節要加強對污水管網相關要求的審核,尤其是要優化主陽臺、生活陽臺等用戶習慣放置洗衣機的部位的雨污管網,防止洗衣廢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網。未實現雨污分流或雨污分流不合格的新建建設工程項目不予驗收,責令限期整改。(牽頭、責任單位: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高新分局)
(九)加強管材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管材產品。加強管材生產過程質量監管,嚴禁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加大管材市場打假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管材產品。各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要加強排水設施工程質量監督;工程設計、建設單位應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規范,確保工程質量;嚴格排水管道養護、檢測與修復質量管理。按照質量終身責任追究要求,強化設計、施工、監理等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行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區規建局;配合單位:區城管綜合執法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
排水(污)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部署,牽頭開展我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各相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切實強化責任落實,各相關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督、親自抓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涉及本單位(部門)的工作,相關排查結果需經過單位(部門)主要領導親自確認并加蓋公章后上報牽頭部門。
(二)加大資金投入,多渠道籌措資金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已安排的污水管網建設資金要與三年行動相銜接,確保資金投入與三年行動任務相匹配。鼓勵金融機構依法依規為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提供融資支持。研究探索規范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擔保。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
?。ㄈ┩晟莆鬯幚硎召M政策,保障設施正常運營
盡快將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調整到位,原則上應當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要提升自備水污水處理費征繳率。統籌使用污水處理費與財政補貼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向提供服務單位支付服務費,充分保障管網等收集設施運行維護資金。
?。ㄋ模﹥灮椖繉徟鞒?,完善建設工程保障
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涉及拆遷、征收和違法建筑拆除的,要妥善做好相關工作。結合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精簡審批環節,完善審批體系,壓減審批時間,主動服務,嚴格實行限時辦結。
?。ㄎ澹娀綄е笇?,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排水排污主管部門要通過組織專題培訓、典型示范等方式,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的實時指導。及時跟蹤各項工作進展情況,研判工作中存在問題,探討改進措施。嚴格落實通報批評、表揚工作機制。
(六)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全民參與良好氛圍
參照我區“創文”“創衛”等做法,采取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作用,面向廣大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工作,突出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對改善我區人居生態環境,打贏“碧水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性,引導群眾主動參與污水管網錯接混接“微創”整治,自覺維護整治成果。